己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(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的意思)
0
2024-09-11
大家好,我是小花花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.看吧!
1、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篇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2、能近取比喻,喻仁之方也已。
3、《儒家之“忠、恕”思想》《论语》记载:“仲弓问仁。
4、子曰:' ……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5、……”(《颜渊》)孔子又说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6、能近取象,相仁之方也己。
7、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由此可见,如何实行仁,以推己及人。
8、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换句话说,“己之所欲。
9、亦施于人”,就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、孔子称“忠”,即“尽己为人”。
10、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,孔子称恕,即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”
11、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,就叫忠恕之道,就是“实行仁之方”。
12、后来儒家,有些人把忠恕之道称为“系(此字无:ocr)矩之道”。
13、就是说,这种道以本人本身为尺,来调节本人的本人
14、估三、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,名叫《礼记》,其中有一篇《大学》,说;“所恶于上,毋须下。
15、所恶于下,毋以事上。
16、所恶于前,毋以先下。
17、所恶于后,
18、所恶于右,毋以交于左。
19、所恶于左,毋以交于右。
20、此之谓系矩之道。
21、”《礼记》有一篇《中庸》,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本人,其中曰:“忠恕违道不远。
22、施诸己而不愿。
23、亦勿施于人。
24、……所求乎子,以事父。
25、……所求乎臣,以事君。
26、……所求乎弟,以事兄。
27、 ……所求友友,先施之。
28、……”《大学》所举的例证。
29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;《中庸》 》所举的例证。
30、强调忠恕之道的坚决方面。
31、执在哪个方面,决定行为的“系矩”都在本人自身,而不用其他东西。
32、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,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。
33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,这包括了义的性质。
34、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。
35、《论语》有一章说:“子曰;'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
36、'曾子曰:'唯。
37、'子出,门人问曰:'何谓也?'曾子曰:‘夫子之道,忠恕严矣。
38、”(《里仁》)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“系矩”,随时可以用。
39、实行仁的方法如此简单,所以孔子说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
40、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